前不久,国家商务部公布2021年“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考核认定”名单,襄城经济开发区榜上有名。
襄城经开区成立于2008年,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主要功能是承接襄阳主城区化工企业的搬迁。
2017年,襄城经开区的相关问题被省环保厅和省安监局挂牌督办,风险等级为高风险,一大批企业被限批限产,整个开发区面临关停取缔。
当时,开发区内一家医药企业2016年停产4个月,2017年停产6个月,由于无法连续正常生产,大部分客户流失。另一家精细化工企业,2016年停产10个月,2017年停产6个月,董事会一度发布转卖公司的信息。
转型升级,从基础设施改造开始。2018年以来,襄城区通过发行专项债、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形式,筹集资金50亿元投入开发区建设,全面提升承载能力,改善安全环保水平。
襄阳浦华汉清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介绍,该公司投资接近7000万元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承担襄城经开区35家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业务,日均处理污水1.1万吨,出水达到1级A标。
目前,开发区“12纵12横”路网格局基本建成,配套绿化、亮化工程均已完成,清扫车和洒水车每天4次作业,保证路网洁净和抑制扬尘;综合管廊、供热管线、雨水泵站、蓝领公寓、环卫设施等5个配套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一级消防站、危险品停车场、一体化平台、封闭管理系统、王家大沟综合治理、环境监测站提升工程等6个安全环保项目正在实施,“人防+物防+技防”的安环监督管理体系已经形成。
据统计,2021年初以来,襄城经开区共排查各类隐患107条,已完成整改86条,正在整改21条;环保督查中发现的5个问题,3个问题已整改销号,2个问题已整改完毕待销号;关闭3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散乱污”企业。
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洪涛介绍,公司于2013年进驻襄城经开区,主打产品是紫外线吸收剂、医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通过不断提升安全、环保、质量水平,进入全国同类产品前三名。目前,公司正在新建1000吨级产能的生产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曾忠保 欧阳纯朴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