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山,不负青春

时间:2022-1-8 作者:admin

  讲述人: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龙王坝村党支部副书记 焦建鹏

  我生长在贫瘠的西海固六盘山区,从小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存的苦难。小时候,生我养我的龙王坝村荒山秃岭、沟壑峁梁,放眼只有望不尽的苍凉。

  大学毕业后,我在外创业打拼,每次返乡,村里都是老模样。2010年,我思虑再三,押上所有家当回村创业。这时的龙王坝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美是美,但现金流少得可怜。种树、搞林下经济,林子起来了,“经济”却没见着。我又养过溜达鸡、种过油牡丹,几次失败后,索性去高校进修。一次课间,老师的一句话冷不丁点醒了我――“你们村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穷,你们却建成了美丽乡村”。是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要立足特色资源,擦亮特色招牌。

  于是,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乡村旅游上。没几年,龙王坝声名鹊起,旅游的、写生的、培训的、疗养的,络绎不绝,乡村民宿常常一床难求。但西北的旅游都是“半年闲”,我们就想着,干脆在冬闲时搞培训,帮乡亲们提高提高。经过争取,全国第39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花落”龙王坝。去年9月,我们村又拿到了宁夏首个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的资质。开年这两天,很多专家正在我们村搞课程体系设计。我们还计划和农业高校合作,把村里的地变成学生们的试验田,把农民解放出来搞三产。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现如今,西海固正意气风发奔跑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我们青年一代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让我们携起手来,把新的振兴故事写在六盘山上、写在百姓的幸福生活里!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斯敏、高建进、宋喜群、王冰雅、王建宏、张文攀、严圣禾)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7日 07版)

(责任编辑:景远)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ms173@126.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