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市宝地,变成人民福地

时间:2022-1-3 作者:admin

  在2021年年初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东方网记者向龚正市长提问,“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之后,您还有什么更高期待? 当时龚正表示,他有两项期待:上海正在推进建设的环城公园带和市民非常关心的世博文化公园。龚正说,“世博文化公园既是民生项目,也是生态项目,更是发展项目,相信必定会成为市民的好去处”。

  上海市民的好去处来了!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约0.85平方公里将对游客开放。公园濒临黄浦江,位于浦东滨江核心地区。公园未来将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沿江公园绿地。外环绿带骨架已现,环城生态公园带已初现雏形,市长的期待正在一步步实现。

  网上有一个提问“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开园在即,舍弃千亿元眼前利益,值吗?”11年前,黄浦江边的世博盛会之后,后滩地区被誉为上海第二个陆家嘴,如果用于商业开发,区域纯土地价值超过1000亿,可谓寸土寸金、财源滚滚的宝地。

  应该如何规划这块宝地?上海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让城市的宝地,成为百姓的福地。

  如今当你走在这块城市宝地之上,你会由衷发出惊叹:“太美了”!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你能观赏浦江潮涌,漫步森林湖泊,你能领略江南园林,走入世博展馆,这就是上海的品格和上海的选择。

  投资自然,带来的是更长久的生态效益,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不竭源泉。

  2017年9月22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启动建设;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宣告贯通;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滨水岸线基本实现贯通开放;今年,上海宣布“十四五”期间将实施“千园建设工程”,使公园跃升至1000座以上,并用15年,以外环绿带为骨架,打造环城生态公园带……上海选定的是一条生态之城的道路,美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100年中国看上海,30年的上海看浦东。上海,是近现代中国浮沉变换的缩影。100多年前的上海被称为“远东第一城市”“冒险家的乐园”,诞生了中国第一座“公共花园”――黄浦公园。此前的中国并没有面向公共开放的花园,只有私家园林。而黄浦公园最初也只供周边银行的外国人中午散步、休闲,当时只有几个面江长凳可以小坐,公园门上还传说曾挂过一个臭名昭著的牌子――华人与犬不得入内。

  如今,黄浦公园已并入外滩绿地,百年前那段历史“华人与狗”不能进入公园的历史早已挥别。如今黄浦江另一侧的中心城区的美丽公园在辞旧迎新之际开启了新的篇章,世博文化公园和“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是完全开放共享、属于人民的。

  如今,遍布法国梧桐复兴公园里,很多人在这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解放后上海的第一座公园――人民公园,早些年的“英语角”如今的“相亲角”声名远扬,附近的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现代艺术馆等等都是打卡点;喜欢逛淮海路的人会到襄阳公园的长椅上坐一坐,吃点鲜肉月饼,喝点奶茶,看看孩子们对着喷水池写生;鲁迅公园不仅有鲁迅墓地,双休日小乐团、合唱团的音乐也总是特别激动人心;2000年全面开园的世纪公园已经成了上海跑者的跑步圣地;和平公园曾经的动物岛、共青森林公园的烧烤、吴淞炮台湾的江边木栈道、顾村公园浪漫的樱花,每个公园都有自己的回忆和故事让每个身处上海的人乐在其中,爱在其中,陶醉其中……

  不止如此,就在最近,上海植物园决定从2022年起免费开放,上海已有400多座免费的城市公园;今年年底上海市郊建成8个面积1000亩左右的大型开放休闲林地;中心城区内,口袋公园充分利用边角地块遍地开花,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

  当上海一块块城市宝地染上更多绿色,变成人民福地,你也能找到更多属于自己的“热爱上海的理由”。

  这一切的一切,都印证了一句话: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责任编辑:武晓娟)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ms173@126.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