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 一个多赢的举措

时间:2022-1-3 作者:admin

  2022年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采用新的招生录取办法第一年。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2022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以“全覆盖”为基本原则、按中招报名人数来分配优质高中教育资源。(12月30日中国教育报)

  自主招生是中考录取方式的一种,如果被录取就可以减少考生的中考压力,提前进入理想的高中。但以往各地的一些做法,也导致实力较弱的一些初中学校的学生与范性高中无缘,一些示范性高中出彩更靠拼优质生源,弱化了教学水平,由此带来一系列乱象。

  早在三年前,上海中考改革政策出台时,就提出未来中考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经过三年准备,上海此次明确,2022年中招录取方式由原来的5种(自荐、推荐、零志愿、名额分配和统一招生)调整为3种,包括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3个批次,各批次志愿均在考后填报。自主招生录取在考后进行,自主招生录取(公办普通高中)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划定同一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这与改革前相比,一是名额分配比例进一步扩大。一所不选择生源的普通初中,也能至少分配到3个名额,在这些学校排名靠前的毕业生,只要最低控分线过了,从此就有了就读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机会。这就倒逼普通初中激发活力,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家长也会用全新眼光打量这些学校,进而传导到小学教育,家门口的小学也可能会生源更为均衡。另一方面,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则面临新的挑战。怎样教好这些名额分配来的学生,需要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因材施教把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教好。这就倒逼学校教学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

  二是考查的内容和方式有了新突破。考查满分为50分,主要考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学校必须基本上采用面试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创新、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而且通过全程录像、双盲匹配等保障制度,确保考查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这又倒逼初中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改革,避免以应试教育的方式搞素质教育。

  总之,名额分配录取招生制度有利于促进每一所初中学校的优质均衡,有利于促进示范性高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素质教育更接地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双减”改革的深化,也给了学生更多机会,给了家长更多选择权。

(责任编辑:武晓娟)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ms173@126.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